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范文(通用5篇)

时间:2024-03-17 来源:教学资源 点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学校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课程变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融入学校课程建设刻不容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我校以“教育浸润生命”为核心理念,以“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教育目标,多年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我们从整体出发,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生命成长,努力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培育身心健康、自主理性、具有科学素养和艺术涵养、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构建和形成了以“生命浸润”为内涵的多元立体、开放和个性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1.融入学校课程目标的建构

  教育浸润生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传统文化底蕴”的培育。我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核心理念、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课程文化的底色,形成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融入和教学变革结构。

  “立足本土、立足传统文化根基,放眼世界和未来,培育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是学校课程建设内涵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作为重要融入点开展实践探索。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落实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效益。在师生共同成长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2.融入学校课程内容的确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部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3.融入学校课程形式的设计

  基于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类别的校本划分,我们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的四种途径。

  (1)是融入国家课程

  主要是研读《指导纲要》和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内涵,理解和界定实施的价值目标,系统梳理各学科相关教育资源,探索相关结合点和融入方式,开展相应課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

  (2)是融入特色校本课程

  主要是根据学校资源条件和学生兴趣爱好差异,充分利用学科拓展和兴趣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或特色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课需求。

  (3)是融入融合性实践课程

  主要是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优势,选择特定资源或特定主题开展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让青少年经历和体验传统文化,自主与传统文化对话,开阔眼界,培育情感、加强理解和认同。

  (4)是融入校园文化隐性课程

  主要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中,无论是校园布局修饰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都要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传统文化特有的育人功能,处处彰显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和诠释。

  4.融入学校教学方法的选择

  “浸润”是我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校教育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校课程、深入学校课堂,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其核心的教学方法是“浸润”式教学。

  5.融入学校课程评价的制定

  课程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基于我校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制定要以培育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最高目标,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并要重视定期回馈,以评价促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到“教材内容结合点”,把握和运用好“知识―精神―价值”三阶梯的引导模式,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各学科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具体到各个学科乃至各个专项,我们教师也摸索和总结了大量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有主题式、专题式、问题式、项目式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要注意整体规划、综合协调、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有效实施。我校相关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一是通过校园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二是通过年级、班级或学科组专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三是通过学校社团活动开展。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得到系统、有效地落实。该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涵养和培育了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新平台,实现了学校特色、内涵和可持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感受与精神本质的挖掘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领悟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际视野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不够;二是对学生的阶段性、各学科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掌握的评价标准还未完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促进和影响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个持久浸润、不断改进与探索的过程。今后我们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微薄之力,坚定追寻教育者的生命价值与教育理想。

第二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我校以“教育浸润生命”为核心理念,以“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教育目标,多年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我们从整体出发,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生命成长,努力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培育身心健康、自主理性、具有科学素养和艺术涵养、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构建和形成了以“生命浸润”为内涵的多元立体、开放和个性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1.融入学校课程目标的建构

  教育浸润生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育人目标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传统文化底蕴”的培育。我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核心理念、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课程文化的底色,形成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融入和教学变革结构。

  “立足本土、立足传统文化根基,放眼世界和未来,培育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是学校课程建设内涵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作为重要融入点开展实践探索。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落实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效益。在师生共同成长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2.融入学校课程内容的确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部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3.融入学校课程形式的设计

  基于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类别的校本划分,我们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的四种途径。

  (1)是融入国家课程

  主要是研读《指导纲要》和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内涵,理解和界定实施的价值目标,系统梳理各学科相关教育资源,探索相关结合点和融入方式,开展相应課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

  (2)是融入特色校本课程

  主要是根据学校资源条件和学生兴趣爱好差异,充分利用学科拓展和兴趣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或特色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课需求。

  (3)是融入融合性实践课程

  主要是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优势,选择特定资源或特定主题开展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让青少年经历和体验传统文化,自主与传统文化对话,开阔眼界,培育情感、加强理解和认同。

  (4)是融入校园文化隐性课程

  主要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中,无论是校园布局修饰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都要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传统文化特有的育人功能,处处彰显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和诠释。

  4.融入学校教学方法的选择

  “浸润”是我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校教育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校课程、深入学校课堂,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其核心的教学方法是“浸润”式教学。

  5.融入学校课程评价的制定

  课程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基于我校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制定要以培育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最高目标,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并要重视定期回馈,以评价促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到“教材内容结合点”,把握和运用好“知识―精神―价值”三阶梯的引导模式,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各学科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具体到各个学科乃至各个专项,我们教师也摸索和总结了大量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有主题式、专题式、问题式、项目式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要注意整体规划、综合协调、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有效实施。我校相关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一是通过校园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二是通过年级、班级或学科组专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三是通过学校社团活动开展。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得到系统、有效地落实。该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生命浸润”课程体系,涵养和培育了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新平台,实现了学校特色、内涵和可持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感受与精神本质的挖掘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领悟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际视野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不够;二是对学生的阶段性、各学科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掌握的评价标准还未完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促进和影响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个持久浸润、不断改进与探索的过程。今后我们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微薄之力,坚定追寻教育者的生命价值与教育理想

第三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年高考,大观园宝玉题匾额、“本手、妙手、俗手”围棋之道出现在语文命题作文中,而联合国设立中国茶文化节的素材也进入英语语篇,历史考试则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这些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考题,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6月21日上午,“明湖论教”学术论坛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专场在“云端”举行,本次论坛既注重学术引领,又有接地气的案例分享和观点碰撞。论坛中,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之能,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行,呈现出了济南市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实践路径。

  “成人”教育不能停留在“礼”的形式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润学生生命底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举措不断落地。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3+2+N”全科覆盖的学科功能安排;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更是明确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的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也在课程内容、教学建议中做了充分且清晰的设计与呈现。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杨朝明表示,“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坚韧品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润学生生命底色,突出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教育,要让广大青少年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全方位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师道、严师德,严于律己,垂范引领。”杨朝明认为,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礼以正身,师以正礼”,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明理正心。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理想人格。”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能将‘成人’教育仅仅停留在‘礼’的形式上,要强调礼的内涵。中华民族具有久远的礼治传统,传统礼仪对我们也有诸多启发意义。如传统的冠礼就是让孩子们明确‘人之所以为人’的意识,修炼德性,有助于培养有爱心、有担当、有情怀、求进步的君子。”杨朝明表示。

  “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怀旧情绪,而是关乎我们的生存方式,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热,我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越需要冷静,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教育目标,追求教育长效,不求特色,但求为学生的成长铺就民族精神的醇厚底色。”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李鸿杰告诉记者,就如济南城北的黄河水,在平原流淌,并不汹涌澎湃,似无力,亦无争,却始终不停歇,以沉潜内蕴之力,终东流至大海。

  学校要承担起培“根”铸“魂”的使命用“听得懂、乐于学”的方式以文化人

  “日和月都是圆形的,中间也都有一条横,那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在高新区雅居园小学,学生们又迎来了最喜欢的甲骨文课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重温了日、月、左、右、上、下的书写。不仅会认会写,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想象创造故事,用笔墨创作汉字画。

  记者了解到,雅居园小学的甲骨文课程,以语文甲骨文教学为主渠道,陆续推出《字说万象》《甲骨与百家姓》《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汉字思维》等特色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美术课、书法课、社团活动,通过绘画、泥塑、剪纸等美育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起源、构字原理,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

  课程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与途径,雅居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整合国学经典、传统四艺、乡土文化和实践体验四大领域,构建了“起、承、转、合”的课程体系,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博雅少年。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学校必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承、转、合’,承担起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学校校长姚晶表示。

  “学诗,教孩子以立志;知礼,让孩子会处世;习乐,陶冶孩子之性情。诗书继世长,礼乐育英才。”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副校长郭霞表示,学生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学习、体悟,修身、正行,“就一定会成长为我们希望他们长成的模样:‘知书达礼,雅行天下’!”

  正是出于这样的育人目标,记者看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孔子的教学之道,成为洪家楼三小“润心雅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指南。

  而章丘区清照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主题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课程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清照小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成为一个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和能创造的人。在这三个目标中,有根的人首先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家国情怀,具有中国魂,中国心。能创造的人就是要有创新品格。”学校校长王文科表示,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滋养,以文化人,而这种文化的滋养依靠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学生生活现实的良好的融合,“而清照小学一直追求的是用‘听得懂、乐于学’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不仅要在课程教学中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还要研究传统文化与学生真实生活的关联与融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庆华建议,学校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入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其精神的成长,帮助他们认清人生的底线,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底色,真正实现以文化人。

  立足学校、经由老师、根于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熏陶”与“浸润”

  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解决了为什么进、进什么、如何进的主要问题。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学段的每一学科。”中国哲学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文军表示,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的难题,一是要重申“以文化人”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落实《指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的要求,注重以现代课程的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课程,三是重视教师的“文化底蕴”工程,在学科课程设计中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实践要将传统文化特质之‘本’,融入现代学科教育之‘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学校、经由老师、根于学生。天桥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区域探索主要从种子教师培养和课程融合两方面切入。”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发展研究室主任张忠彦表示,从最初的经典诵读、书法、剪纸三门传统文化课程,到如今的一校一品,人人参与,篆刻、射礼、戏曲、泥塑、棋艺、乐器、织染等课程百花竞放。天桥教育以校本课程为经、以区域课程为纬,经纬交织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已然形成。

  基于区域独特的地理人文基因,探索富有区域特色的实践路径,记者从中看到了天桥区在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为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者所做的努力,“赓续薪火郁郁文哉”是他们的追求,更是他们的使命。

  “教育从来都是系统工程,没有一枝独秀的春天,更没有单打独斗的成功,教育各要素的整体设计、协同推进、集团作战才能构建起互为补充、相互协作、赋有特色的文化育人生态新格局。”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亮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中的实践视角,是整体的也是局部的,只有面向全体,实现普惠,突出个性,才能真正实现“熏陶”“浸润”之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系中华民族的‘根’之所系与‘魂’之所牵。”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小学语文教研员武先玲表示,以文化人,永续根魂,是教育人的使命,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追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第四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是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是国家长久发展的魂。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文化”等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出现。如: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课程目标中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由此看来,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势必失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吸收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导向之一。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在语文和音乐学科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中,我着眼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精选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结合语文、音乐学科性质开展教学并注重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立足语文、音乐学科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往往并不以独立的面貌呈现,而是与学科特有的内涵相结合,渗透在思维方式和实践形式之中。语文是以语言为文化载体、以语言实践为核心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栖身于充满美感的字形、抑扬顿挫的音韵、经典鲜活的典故中。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语言资源,其实也是在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生根抽叶的土壤,对于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修养、简洁的语言文字记录下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思想文明和道德规范,辑录成书。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历代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心编撰了适合少年学习诵读的教材。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如,介绍诸子思想的《论语十则》《孟子二章》《庄子故事两则》等,讲述古人逸闻趣事的《世说新语》等,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古代优美如诗的文章还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能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文的能力,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部编版教材的每一册,都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益处的,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传统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之一,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功能之一即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的性的认识和理解。”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课程特点和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无论以知识为媒介的语文学科还是以美育为目标的音乐学科,都要遵循学科基本规律发挥各自优势,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科教学实践之中,都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整合语文、音乐学科优质资源,在深化拓展中盘活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虽然浩如烟海,但也只有在发现、传承和践行中才得以焕发新的活力。学科教学彰显传统文化教育,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学科化并为教学所用的过程。整合盘活语文、音乐学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发掘文化内涵,解读教材意蕴。教师需要关注教材中显性的传统文化呈现,但不能止步于此,还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再根据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选择丰富的各类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和深化。教师还可以积极发掘相关的名言警句、经典故事、传统游戏等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结合传统节日和地方风俗等资源,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这样,教材呈现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激活,并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心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给出了称其为“智慧”的最高评价。“智慧”完全高出一般意义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而是站在最为高远处的生存哲学和思辩方式。这又一次明确了语文课程改革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程的设置中出现了中华传统中的国学经典。教材编写时也渗入了这种指导思想。例如:统编教材中关于《论语》的选编,编者利用《论语》语言浅显、在大众中有声望高、可读性强的特点,从孔子的思想和他阐发的生活经验切入,让读者不断看到那些早已经成为格言的语句,产生亲切的回忆,利用这种感觉,进一步生发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兴趣。

  二是培养文化眼光,整合课外资源。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一般来说,具有独特文化眼光、敏锐文化意识的教师,更能发现课本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更善于根据这些文化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将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发掘整合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贡献力量。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音乐课标要求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语文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又意义重大的做法。教师在整合学科资源时,应注意通过多渠道向纵深处延展,在深化拓展中盘活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三、创设情境,在语文、音乐学科融合中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之间就有着渊源的关系,而现实环境又为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配乐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其实十分广泛,不少教师在进行诗歌内容的教学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诗歌的教学形式重在朗读,如果学生们能读出诗歌的韵味,说明是真的理解了诗歌的感情,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如何才能使学生读出韵味,这就需要音效的配合,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做学生诵读的伴乐,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情感,让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场景。

  教师可以采用在课堂伊始,通过音乐的播放将学生们带人教学场景,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铺路搭桥,这样顺理成章地展开教学内容,能最快地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例如学习《诗经》中《蒹葭》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乐曲,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藕虽断丝仍连、缠绵悱侧的曲折爱情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个方面。而我国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经验。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包括音乐课程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发现和构建音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打破学科与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的贯通和融合。

  音乐中的很多乐曲也融入了文学元素,语文学科中对歌词部分的解读更有助于乐曲的吟唱,音乐教学要立足于经典传统戏曲名段学习和欣赏,充分利用音乐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使学生从兴趣入手,成为开启学生热爱戏曲文化的金钥匙。并且,中国传统诗歌本身就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古代诗人的吟诵实则吟唱,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中,将语文、音乐学科的完美结合,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枝独秀。

  四、以活动为契机,在综合实践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源,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也因借助了实践活动的平台更彰显了自身魅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能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传统文化多元多维的趣味,也深化理解了学科知识,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除语文和音乐课堂外,教师应注重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方合作、共同打造更为广阔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剧本撰写和演出活动,帮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走近传统故事;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传统民俗活动,进入社区采访少数民族家庭,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历史;组织学生参加音乐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选择社区中某一公共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民主自治的价值内涵。学生在亲自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获得生命的成长。

  在教育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中要从在学科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教师要加大教育研究力度,在开展赏析、研读等模块教育的基础上发挥出教育功能,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标。在教育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梳理,对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学科教育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可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部明确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与学生课程和教材体系相互融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

  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自身的基本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来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if!vml][endif][if!RotText]

  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更是语文、音乐科目新课程标准的指向和要求。语文、音乐学科不仅要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课堂,更要注重两个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在融合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科教学不仅体现为知识的习得,还有教学过程与形式中精神情绪的传递,更有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熏陶。只有经过长期坚持,才能为青少年精神生命烙上民族文化的底色,才能让青少年拥有足够的文化底气,成为具有文化感受力、理解力和反思力的生命体,从而蓬勃自信地成长。

第五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学科虽然较为客观、精准,但其中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若能找到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功能,便能引导学生在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数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启迪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素养、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并强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一、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时代发展的使命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应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作为小学教育内容之一的小学数学教育也是责无旁贷。

  (二)培育学生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除了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构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学科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构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学课程

  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的特点,甄选适合的教学内容,撰写校本教材,开展校本教学活动,构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学课程。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典故

  我国历代数学家均对数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校本教材中编入典故篇,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名人典故,了解结绳计数、赵爽注释《周髀算经》、东汉的张衡、祖冲之和圆周率、杨辉三角等数学典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古代名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早在古代就有人们进行了研究,并成为了经典名题,可以选择部分切合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典型题引发学生对一类问题的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研究假设问题时,可以引用“鸡兔同笼”和“百僧百馒”的问题;在研究盈亏问题时,可以引用“折绳测井”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学数学阶段研究的部分典型问题在古代就曾经出现,选取这样的题目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既达到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同时又使学生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无痕的渗透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古典游戏

  中国古代有许多益智趣味的民间游戏,其中也蕴藏着一些数学原理或者数学方法,可以将其作为校本教材的一部分介绍给学生。例如:七巧板、孔明锁、九连环、华容道这些集聚中华民族智慧的传统游戏不仅趣味十足,更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挖掘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及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充分的数学思考,更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传统文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传统数学文化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二年级“认识千以内的数”中,教材首次引用了中国独特的运算工具算盘帮助学生认数。在教学中,我借助认识算盘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数的发展过程。从用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到算筹,在此基础上认识算盘。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认识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上档和下档的每颗算珠代表数的大小,如何用算盘数数、计数等。借助算盘,帮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计数、写数、读数,成为学生认数的极佳工具。课末又带领学生简单认识了八卦算盘。通过借助算盘进行的人数活动,学生感觉利用40分钟穿越千年,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更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赞叹不已。

  2.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背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知识,也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通过课件呈现“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的中国就有7000千米的古代丝绸之路”,让学生在认识万以内大数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悠久、古代丝绸之路带给学生的震撼,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了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

  3.在数学活动中重温传统文化

  数学的概念、规律、算理等都是经过几代数学家无以计数的实验、研究后得到的,数学的学习如果仅仅重视结论的运用,在学生的头脑中或许仅留有印象,学习便不再深刻。《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指出要重视“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故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引入数学史料,不仅可以丰厚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而且又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重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数学史,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时,可以借助教学内容在了解了计算圆周率的必要性后,让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出圆周率。通过小组讨论及组间讨论统一想法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通过测量并计算出圆周率。学生通过多次测量计算后,基本能都得圆周率大概是三点多一点的范围,但是,具体结果并不完全统一。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圆周率的发展史,通过史料,不仅以历史说明了圆周率的值,学生们在活动中亲历了计算圆周率的过程,更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数学家的伟大,为他们创造的辉煌历史成就而自豪。

  (三)在阅读中丰厚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它已然成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工具和语言。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的阅读,数学的阅读必定也包含数学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再说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阅读,会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1.重视课内阅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册都编排了“你知道吗”的知识链接,在这些内容板块中有许多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相关。例如:在这一板块中补充了先祖计数的方法、七巧板、九九歌、算盘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知识链接可以作为课内阅读重要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呈现,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知识和文化。

  2.指导课外阅读

  谈起课外阅读,一般更多想起的是语文课外阅读,其实数学学习也需要课外阅读。现今,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数学读物很多,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数学阅读材料也可以推荐给儿童阅读。比如:胡鶴龄的《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郁祖权的《中国古算解趣》、柳薄濂的《曹冲为何能称象》等书目,不仅能使学生领略我国经典的数学故事,更能使学生在尝试经典数学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发展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和熏陶。数学学科在此方面虽然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教师应通过点滴之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逐步提升、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范文(通用5篇)

http://m.tclaobao.com/jiaoxueziyuan/198972.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教学资源热门文章

教学资源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老包文秘网-写作范文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