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三篇

时间:2024-03-18 来源:述职报告 点击:
常态化是指进入经常状态,是事物的常规表现,是随时间,形态变化而变化的意思。常态化意思是趋向正常的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立足派驻工作实际、紧扣财政业务特点,围绕如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财政部机关、财政系统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及驻其他部委纪检监察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积极稳妥有效开展政治监督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坚持把政治监督作为强化派驻监督第一要务,着力在“聚焦”中体现具体和精准,在制度中实现规范和常态,积极探索符合财政工作特点的政治监督新模式、新路径。

  聚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提升。坚持把财政部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重点看学的是否及时、态度是否坚决、措施是否有力,是否存在空喊口号、空泛表态等情况。同时,加强对财政部重点业务司局的常态化监督,从贯彻执行和落实举措看学习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能否及时转化为有效的业务实绩。为确保监督到位,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严格落实重要会议列席制度,建立列席会议底稿制度,详细记录会议情况,列明发现问题、提出监督思路,坚决避免监督流于形式。

  聚焦践行“两个维护”,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建立联合督查督办机制,会同财政部办公厅对各司局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办,推动各单位增强政治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抓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件办理作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定期梳理进展情况、实时督促抓好落实,坚决防止学习不及时、措施不具体、落实有偏差等问题;严格落实起始阶段上报部署安排、事中上报阶段性成果、事毕上报总结报告的“三报告”制度,及时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报送监督工作进展,争取上级机关的指导和支持,有效向驻在部门党组传导监督压力。

  聚焦“国之大者”,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强化政治监督,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督办事项以及财政部重点工作,列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按照分类分项原则管理政治监督台账,构建重要事项重点跟进、重要进展动态更新、重要情况及时呈报、适时开展监督“回头看”的政治监督格局。针对重点难点开展调研督导,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课题深入基层调研督导,针对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主动发声,向财政部党组提出意见建议,提高监督主动性、前瞻性,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财政系统落地见效。

  聚焦“关键少数”,紧盯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突出对财政部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监督,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定期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商会,与财政部党组面对面分析财政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通报政治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风险,并提出具体会商建议。在此基础上,为财政部党组班子精准画像,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呈报财政部政治生态建设分析报告,制定与财政部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会商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年初开展书面会商、年中召开会商会议、视情开展专题会商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监督,研究制定加强对财政部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同下级“一把手”监督谈话、与下级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监督谈话等办法,通过强化监督持续传导压力。强化对“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的整改监督,坚持把审计整改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针对审计署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指出的相关问题,向财政部机关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做好审计整改。

  聚焦制度机制,紧盯政治监督长效持续巩固。坚持以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积极推动巡视整改常态化,把巡视整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召开巡视整改督办会、派员参加整改专班等方式,推动巡视整改形成长效。积极营造政治监督良好氛围,推动建立列席重要会议、调阅重要批示、同步抄报重要报告等工作机制,为开展政治监督提供机制保障。积极推进政治监督制度建设,出台《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政治监督暂行办法》,提出提升政治监督质效的8项工作机制,为部内各单位配合开展政治监督明确了标准和方向。积极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室组地”联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要求,推动“四项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协同联动。

  立足问题导向找准政治监督方向

  调研发现,各单位在开展政治监督时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政治监督的内涵外延把握不准。有的单位对政治监督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政治监督出成绩难,属于“慢工细活”,不如查办案件力度大、震慑强、显效快。有的干部对政治监督的理解过于笼统,对抓什么、如何抓没有深入思考,错误地将具体、精准与常态割裂开来,存在政治监督碎片化、片面化的问题。有的单位在监督中突出政治属性不够,或将政治监督常态化等同于日常监督,或将政治监督等同于专项工作、专项检查。

  破解政治监督难题的思路有限、方法不多、创新不够。从监督方式看,一些单位开展政治监督多采取列席会议、调取资料、听汇报、看报告、办座谈、搞调研等传统方式,一方面下沉基层一线调研的深度不够,难以获得鲜活资料,另一方面借助财政信息化系统以及数据分析不够,监督定性定量分析缺乏有效数据支撑。

  整合资源不够、形成合力不足,影响政治监督整体效果。有的单位运用和转化巡视成果不够持续充分,重集中整改轻长期整改,特别是对整改中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做到持续盯、持续督,没有实现巩固放大巡视成果、推动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目标。有的地方财政部门派驻机构对党组内部巡视巡察指导不够,对财政系统监督资源整合运用不够,没有将政治监督的目标、原则、任务与推动党组开展巡视巡察有机结合起来,同向发力不足。

  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本领需要进一步提升。有的干部政治敏感度不高,能做到闻令而动,但主动思考、提前预判的意识和能力还有所欠缺。有的干部对财政业务不够精通,存在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和路径依赖,精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尤其在透过业务看政治,挖掘业务问题背后风险隐患的能力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派驻机构开展政治监督,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要求,准确认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把政治监督要求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推进全党自我革命的战略高度,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来谋划工作,确保政治监督方向不偏差、效果不打折。二是必须紧紧依靠上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只有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部署,政治监督重点才不会偏、节奏才不会乱;只有积极主动、实事求是报告监督工作进展、反映问题困难,争取上级机关指导和支持,才能在工作中把握主动、事半功倍。三是必须把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要坚持边干边建、边探索边完善,构建“以政治监督暂行办法为主线,配套制度机制协同补充”的政治监督制度体系,实现以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目标。四是必须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党组虽然位置不同、角色不同,但目标方向一致。要以全面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为契机,与财政部党组一道准确把握派驻机构职责定位,准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在政治监督实践中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专责,形成同向发力、增强合力的良好局面。

  紧扣财政工作实际提升政治监督实效

  新时代新征程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财政系统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财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统筹兼顾、同向发力,以政治监督实效推动财政部门更好履职尽责、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持续在提升政治监督质效上下功夫。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财政部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新一高”理念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驻在部门职责担当等内容加强政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要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偏差,坚决纠治贯彻落实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等问题。要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突出主攻方向,持续在提升政治监督精准度上下功夫。要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聚焦重点,精准监督,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聚焦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围绕“保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防止规模性返贫”“优化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等财政重点工作,开展经常化、持续性监督,推动财政更好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政策措施执行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财政部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突出制度先行,推动政治监督规范开展持续增效。完善和优化政治监督暂行办法,特别是围绕推动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机制,细化政治监督台账管理,强化“回头看”等制度,确保政治监督做细做实。在严格执行现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财政部与派驻机构信息共享成果,围绕强化融资平台监管、保障基层财政运行、乡村振兴帮扶等重点工作,建立更加实用有效的政治监督专项机制,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制度体系完善发展。

  创新监督方式和成果运用,持续在提升监督效能上下功夫。丰富监督手段,加大一线实地调研力度,通过与相关司局联合调研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既督办“事”又监督“人”,不断提升政治监督精准度。创新监督形式,在做好政治监督台账管理基础上,以“监督一项、规范一域”为目标,开展专题性调研督导,深入查摆问题,推动纠治整改,做到面上不缺项、点上有深度。完善闭环监督链条,对列入政治监督台账管理的重点任务,实行销号管理、闭环监管,做到动态跟踪、有始有终,对进展缓慢的督促提醒,对落实出现偏差的及时纠正,对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问责。强化成果运用,根据政治监督发现的问题、掌握的信息,加大纪检监察建议书使用频次,动态更新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全面客观做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为党员领导干部精准“画像”。

  注重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在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协同联动,做到上下贯通、融合发展。强化“室组部”联动,积极争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和支持,严格落实各项部署要求,推动财政部党组及时学习传达、抓好贯彻落实,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强化“组组”“组局”联动,建立与各地驻财政厅(局)纪检监察组、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的联动机制,强化政治监督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以下看上、以外看内、以点看面,及时发现政策贯彻落实中的困难与不足,主动消除风险隐患。强化监督资源整合,加强政治监督、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的贯通协同,深入挖掘和分析信访、案管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性问题、趋势性风险,为精准研判政治生态、准确把握政治监督重点提供有效支撑。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篇2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在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赵乐际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国之大者’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列在全年六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是监督,最根本的是加强政治监督。根据省纪委统一部署安排,日前,xx市纪委监委组成由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组织案管、审理、信访成立联合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面对面交谈等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市“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特色亮点工作和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开展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实践探索

  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必须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不折不扣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今年以来,xx市纪委监委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政治监督新成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整合监督力量,提升政治监督协同性。针对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难监督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一是配强配齐监督人员。优化配置监督执纪人员队伍,市纪委监委(包括机关、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共配一线监督人员编制,占比xx%;xx个镇街核定编制xx人,已全部配齐,监督一线人员占比达到xx%;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全市xx个村全部配备村级纪检委员,组建起市、镇、村三级连结贯通的“全覆盖”监督队伍。二是统筹监督资源。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构建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公安机关等各类监督资源协同联动的监督格局,充分发挥各方面监督职能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监督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沟通,形成政治监督合力。此外,还积极推动纪检监察干部与地方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等机构交流互动,增强政治监督的全面性和协同性。

  (二)创新监督方式,提升政治监督效能。针对监督手段单一、监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积极创新监督方式。一是加强线索处置。制定完善线索处置流程,强化线索处置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线索快速、准确、全面处置。二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利用信访、举报、巡察等渠道,建立健全双向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回头看”“督查反馈”等活动,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针对教育、医疗、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下一步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xx市纪委监委将继续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加强政治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衔接,提高政治监督的规范性和制度化水平。二是加强监督力量建设。继续加强监督执纪人员队伍建设,推动监督机制、监督资源、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提升。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深入推进专项监督,加强对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监督,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和效果。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治监督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政治监督的重要性,形成全民监督的氛围。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篇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巡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性制度安排,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准确把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要求,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要以具体求深入

  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对监督的任务、对象、内容、标准必须明确具体,对监督谁、为谁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抓具体,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解决了很多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管党治党难题。对巡视而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要把握五个方面。

  在监督任务上,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两个维护”使命责任具体化。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要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两个维护”上肩负重大使命责任,要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首先要落实到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上,落实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巡视检查“两个维护”情况,要敢于同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人和事作斗争,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七个有之”问题,深入揭示同党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结党营私的“小团伙”、阳奉阴违的“伪忠诚”,消除政治隐患,维护政治安全。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开展政治巡视,重点看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着力发现和推动纠正政治偏差,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纠正搞变通打折扣、行动少落实差问题,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

  在监督对象上,必须突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这个重点,把管好“关键少数”具体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把各级“一把手”管严管住,从严治党就有了保障。2021年,党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明确规定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监督检查。深化政治巡视必须把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作为重点,抓牢抓实抓深抓具体,突出对“一把手”的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政治纪律的监督检查,对巡视收到的问题反映,要在权限范围内深入了解,如实报告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督促各级“一把手”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切实发挥“头雁效应”。

  在监督内容上,必须盯住权力和责任,把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具体化。党章在第八章讲纪律监督职责时明确规定:“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政治巡视盯的是权力和责任,既要看权力是否腐败、又要看责任是否落实,两者不可偏废。巡视监督的重点内容是“四个落实”,每一个落实都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跟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对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监督的具体化。比如,检查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当前重点就是检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检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情况,重点就是检查履行“两个责任”、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情况,要着力发现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检查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情况,重点就是检查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选人用人、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重点就是检查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整改监督责任和加强巡视成果运用的情况。

  在监督立场上,必须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政治巡视本质上守护的就是江山和人民。要自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巡视巡察送到群众身边,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信任和拥护,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在监督标准上,必须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去检查,把依规依纪依法要求具体化。政治巡视依据什么开展监督?根据什么去判断和分析问题?只有掌握了政策和标准,才能掌握监督的武器。巡视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熟悉了解被巡视党组织的主责主业和政策要求,让监督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规必依。

  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要以精准求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之所以强调政治监督精准化,主要是在监督实践中还存在不准、不实、不深的情况,影响了监督工作质量。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反映问题、精准推动解决问题,确保监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对巡视而言,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要把握五个方面。

  准确把握问题事实、分清真伪,做到定事精准。发现问题是巡视的生命线,要敢于善于揭示真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巡视利剑必须不断磨砺,始终做到利剑高悬、敢于亮剑。巡视利剑到底“利”不“利”,关键是发现问题真不真、准不准、深不深,是否直击本质、直击要害。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把巡视过程作为严肃的自我革命过程,巡视完一个地方和单位,应当把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搞清楚,把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搞清楚,把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搞清楚,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准确把握问题性质、分清是非,做到定性精准。政治监督精准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问题定性要精准。对问题的定性是原则问题,涉及到是与非,必须对党中央负责、对被巡视党组织负责、对巡视事业负责。巡视发现问题,要从主观、客观、思想、态度、动机、行为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是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属于工作责任就讲工作责任,属于认识不到位就是认识不到位,属于能力问题造成的就是能力问题造成的。特别是对涉及政治问题的判断,要慎之又慎,必须做到问题来源明确、依据明确、事实明确,要有巡视报告问题底稿做支撑,不能听风就是雨,不能把业务问题硬套为政治问题,更不能简单扣大帽子、上纲上线。

  准确把握问题程度、分清轻重,做到定量精准。对确实存在的问题,不仅定性要准,程度把握也要准,不能放大,也不能缩小。比如,是严重问题、突出问题,还是比较严重、比较突出;是薄弱环节和隐患,还是短板和不足;是严重缺位,还是不够到位等等,都要精准界定。对问题程度的准确把握,背后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精神。如果在程度判断上不准确,就会给后期整改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给决策处理带来误判,这一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准确把握问题责任、分清主次,做到定责精准。政治巡视盯的是权力和责任,如果只看到问题,没有看到责任,就没有把握政治监督的真谛。所以,政治监督精准化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定责要准,问题和责任必须匹配。要搞清楚是谁的责任、负什么责任,是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是领导责任、还是具体责任,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整改责任就无法落实。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不能用问责代替负责,不能用问责下级代替上级责任,既防止问责泛化,也防止问责不严。

  准确把握政策、分清利弊,做到建议精准。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要做到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并重,在强化整改上集中发力。政治巡视不仅发现问题要精准,推动解决问题也要精准。巡视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要鲜明、具体、准确,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符合被巡视党组织实际,做到可操作、可落地、可整改。不能提一些泛泛的、口号式的意见建议,不能用新政策去套老问题,不能把应由上级研究解决的问题,简单提给被巡视党组织去整改。

  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要以常态求长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政治监督常态化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应有之义。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就是要把政治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工作、正常化工作,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让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对巡视而言,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要把握三个方面。

  做到监督全覆盖,使“人人”受监督成为常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加强全面监督。党章对巡视全覆盖作出明确要求,所有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都要接受巡视,党组织设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部门和特殊人员。巡视全覆盖体现了党内监督无例外的鲜明态度和自我革命的坚定立场。经过十年巡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巡视监督越来越理解、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支持,逐步形成了政治监督常态化的良好氛围。

  做到监督全过程,使“时时”受监督成为常态。权力运行是动态的,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实现全周期管理,做到决策有监督、执行有监督、整改有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闭环。在全过程监督中,巡视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盯住被巡视党组织职能责任,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纳入巡视重点,抓住政策制定权、审批监管权、执法司法权等关键点开展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运行。

  做到监督全链条,使监督贯通协调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初步搭建起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梁八柱”,但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还有差距。要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以落实责任为关键,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促进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构建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巡视巡察体系,179家中央单位建立了巡视巡察制度,完善了巡视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会、统计、信访等监督协作机制,解决了以往各类监督协同不够、成果共享不够,特别是交叉监督、重复监督的问题。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在推动监督贯通协调上更加主动作为,更好发挥巡视巡察系统优势,增强综合监督效能,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贡献巡视力量。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调研报告三篇

http://m.tclaobao.com/shuzhibaogao/199091.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述职报告热门文章

述职报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老包文秘网-写作范文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